常吃海鲜就不用补碘?福建疾控中心用数据告诉你真相
秋风起,开渔忙。海鲜最近福建人的不用补碘餐桌实现“海鲜自由”啦。多汁的福建海蛎、鲜美的疾控据告带鱼、肥嫩的中心黄花鱼……一口下去全是大海的鲜味。与此同时,用数一种关于海鲜补碘的常吃说法又出现了——“我们经常吃海鲜,不需要吃碘盐”。海鲜但经常食用海鲜真的不用补碘能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吗?福建疾控中心专家用科学监测和数据跟大家说清楚:“吃海鲜=不用碘盐”真的是个大误区!
根据福建省近年开展的福建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显示,儿童、疾控据告成人及哺乳妇女的中心碘营养水平总体处于适宜范围,但孕妇群体的用数碘营养水平仍略低于推荐标准。这一现象提醒我们,常吃即使是在海鲜消费较多的沿海地区,碘摄入问题仍不容忽视。
那么,海鲜的碘含量究竟高不高?数据显示,海带(2950微克/100克)、紫菜(4323微克/100克)和海草(15987微克/100克)确实是碘含量高的食物。
但人们日常食用的大部分其他海鲜,如海蛎、带鱼、黄花鱼、鱿鱼等,碘含量其实并不突出:带鱼约为40.8微克/100克,大黄鱼14.9微克/100克,甚至不足鹌鹑蛋(233微克/100克)和牛奶(20微克/100克)的水平。
事实上,除了少数几类“高碘选手”,大部分海产品的碘含量与常见的肉蛋奶类相差不大。值得注意的是,海带、紫菜等虽然含碘量高,但实际食用频率和数量有限。例如,很多人并不会每天食用海带,每次摄入量也远低于100克。
再看膳食结构。根据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推荐的一天饮食摄入情况,一位25岁男性每日通过食物天然摄入的碘为67.5微克(烹调的损失率约为20%),远低于成人每日120微克—600微克的推荐摄入量。即便加上经常食用海鲜,也难以弥补这一缺口。而如果每天摄入5克加碘盐(约提供100微克碘),碘摄入水平则可达到适宜范围。
因此,“经常吃海鲜就不需要吃碘盐”是一个认知误区。在当前饮食结构下,碘盐仍是我国绝大多数居民(包括沿海地区)膳食碘的重要来源。除甲状腺疾病患者需遵医嘱控制碘摄入外,绝大多数人需要长期食用碘盐。 (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)
- ·全场判3个点球!世预赛争议3
- ·泉州水务集团吴移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
- ·德温特:加盟米兰我没有任何犹豫;场下的莫德里奇也很顶尖
- ·罗马诺:曼联将与马奎尔续约,球队满意其场上表现及领导力
- ·泉州火车站无障碍电梯 何时才能真正“无障碍”?
- ·泉州市图书馆迈出迁址第一步 东湖馆区暂停图书外借服务
- ·因妻子癌症病情,荷兰国家队主帅科曼未出席球队最新一次训练
- ·林时吟当选世界林氏始祖坚公文化促进会新会长
- ·连续3个月0进球!昔日中超王牌外援状态断崖式下滑,恐提前退役
- ·特朗普要把自己头像印到新版250美元上
- ·8场造8球,身价飙升3倍!AC米兰净赚4000万,英超多家豪门争夺
- ·又是一年送兵季 1317名泉州籍新兵踏上新征程
- ·志愿者接力打造 晋江有所没有围墙的“未来大学”
- ·西媒:赫伊森受伤打乱计划,巴尔韦德接下去还得踢右后卫
- ·克里斯坦特:很高兴能重返意大利国家队,我想证明自己的价值
- ·央视两度聚焦 海艺节上热搜